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寺院飞檐下,总挂铃?



寺院的屋檐、古塔上
常见随风摇曳的铜铃它们形制精巧,似有灵气仿佛听一声那铃音便可重回大唐盛世其实铜铃最早并不是用来装饰的铃与寺的关系也十分耐人寻味

文殊院“文化地标”系列

Vol.5 风


 

最早尺八曲,源于“铃”

 

话说在公元847年到859年,唐宣宗大中年间,有一位高僧名为普化禅师。

 

普化禅师出言佯狂,不论来者高低贵贱,他都振铎(duó)一声,然后高唱道:“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四面八方来旋风打,虚空来连架打。”

• 铎:古时乐器,又称大铃。这里指禅师手持的铜铃。

 

由于禅师极具个性的唱振,使得那一四句偈很快便流传于各大禅林中,人称《普化四打活》《普化铃铎偈》。



当时,有一位河南府的居士张伯,非常仰慕普化禅师的德行,且向往铎音的美妙。于是,他请求普化禅师收他为徒,可惜禅师没有答应。

 

张伯虽拜师不成,但心中仍念念不忘唱振之法,于是削竹制管,用竹管来模仿铎音,并将吹出的曲子命名为《虚铎》,这便是后人所传的《虚铃》。



至此,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尺八传世名曲诞生了。



时光流逝,一晃到了南宋。

 

一日,张伯的第十六代世孙张参来到杭州护国寺,跟随无门慧开禅师习禅。禅修之余,张参经常吹奏那首祖传的《虚铎》。竹音被一位从日本而来的心地觉心禅师听见,他惊叹于此曲的空灵境界,恳求张参教他习奏。

 

于是,两人每日禅修结束后就一起吹奏尺八,结下了殊胜的缘分。

 

公元1254年,心地觉心禅师返回日本,在纪州由良庄鹫峰山创建兴国寺。由于仰慕普化禅师振铎狂歌所沿袭的禅宗风范,他还修建了普化庵,寺僧、居士等常年在那里习奏尺八。由于习者渐多,最终形成了以尺八修习见长的普化宗。

 

尺八与《虚铃》从此在日本代代相传,但在中国却销声匿迹。直至1999年11月26日,时任日本兴国寺的住持山川宗玄,亲率大型寻根认祖团来到杭州护国寺。传续七百多年的中日尺八,再续前缘。


 

由于《虚铎》的心法在于“虚吹”,忌修饰与浮华,注重以自然的气息进入无心无念、宁静致远的境界,所以它虽为初级曲目,但终其一生都少有人能把握此境。


不难想象,当时打动张伯与觉心禅师的铎音,正是源于普华禅师无心无念、宁静致远的修行境界,方才使得铎铃有了直击心灵、使人顿悟的摄受力。

 

 

两千年史,铎与铃

 

在古代,“铃”被称为“铎”。

 

作为中国古乐器的铎,又叫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盛行于春秋至汉代。其形制略与甬钟相近,但比钟小。柄短而呈方形,体腔内有舌或无舌,装铜舌的为金铎,装木舌的称木铎。



据考证,远在五六千年前,中国就有用细泥红陶制成的钟铃;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衍生出庞大的钟铃体系到了东汉年间,随着佛教自印度东传,佛教开启了中国化进程。例如:印度寺院中用敲击犍椎的方式召集僧众,在中国寺院里,这一集众的方式就被敲击钟铃所取代了。

 

实际上,中国的“风铃”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首先被应用于佛塔之上,之后就连古人的车上、旗上、犬马上也流行起系铃。这样的铎铃随风而动,声响脆悦,所以被称为风铎、风铃。

 

北魏杨衒之所著的《洛阳伽蓝记》中,可以看到北魏最高建筑——永宁寺九层塔——的塔身及风铃制式:


▲永宁寺塔


永宁寺,熙平元年灵太后胡氏所立也……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石。宝瓶下有承露金盘三十重,周匝皆垂金铎。复有铁锁四道,引刹向浮图四角,锁上亦有金铎,铎大小如一石瓮子。浮图有九级,角角皆悬金铎;合上下有一百二十铎……至于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



《洛阳伽蓝记》中记载,洛阳城中壮丽、庄严的宝塔不胜枚举。可与永宁寺九层塔媲美的,还有瑶光寺的五层塔:

 


瑶光寺,世宗宣武皇帝所立,在阊阖城门御道北,东去千秋门二里。有五层浮图一所,去地五十丈。仙掌凌虚,铎垂云表。作工之妙,埒美永宁。



到了唐代,白居易在游览悟真寺时,写下《游悟真寺诗》,其中有:“前对多宝塔,风铎鸣四端。”

 

宋代的张耒也写有《宿柳子观音寺》,感叹“夜久月高风铎响,木鱼呼觉五更眠”。

 

北魏之后,风铃除了被挂于塔上,还被悬吊于佛殿、阁楼的檐角上,且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遣唐使的积极作用,风铃与佛教在唐朝时被一同传入日本。

 

从东土大唐而至的风铃,当时是以“占风铎”的名字登陆的。那时正是日本的奈良时代,占风铎被赋予了辟邪的功能。到了平安时代,终于叫做“风铃”。江户时代,材质又演变为玻璃,成为世代被民间所喜爱的装饰、纳凉之物。

 

 

为何塔上挂铃铎?

 

其实,古印度时期的出家人很早就有在“浮图塔”上挂铃铎的习俗。他们将铃铎与幢幡、璎珞作为庄严具,悬挂于佛寺的塔身、露盘上。随着佛教东传,中国早期的风铃形制吸收了印度风铃元素,使得那段时期的造型与国内铎铃有所差异。

• 浮图塔:梵文音译,指的是就是佛塔。

 

那些挂在塔上的铃铎,大多呈圆口,有舌。为了使微风来时易于打触铎身,舌形多呈板状样式。甚至还有附以十字形打棒的,这样不论风从何方吹来,都易于敲击出声。

 

从佛经中,也能一窥当时印度塔庙与宝铎的形貌。《妙法莲华经·序品》中就有“一一塔庙,各千幢幡,珠交露幔,宝铃和鸣”。《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中还可以看到:“尔时佛前有七宝塔……无数幢幡以为严饰,垂宝璎珞、宝铃万亿而悬其上。”


▲北宋·慧光塔塔基鎏金玲珑银塔


为何佛教建筑如此偏爱挂风铃呢?主要原因有四:

 

▪ 第一,驱逐鸟雀

古时佛寺大多建于山林,建筑屋顶有木制斗拱叠架,容易吸引鸟雀筑巢。风铃声响能惊走鸟雀,防止由此带来的粪便污染等。由此可以推断,屋檐上悬挂风铃的最早用处是驱逐鸟雀。

 

▪ 第二,祈福辟邪有好运

铃铎在佛教当中是一种用于佛事的法器,同时也作为庄严具,而被悬挂于宝帐及佛堂前椽。风铃上通常还刻有经咒,具有祈福辟邪的寓意;又因后来风铃被用于建筑风水中,能改变环境磁场,因“好韵”而寓意“好运”。

 

▪ 第三,精美的装饰作用

在佛殿、塔檐上悬挂风铃,随风摇摆而发出悦耳的声响,不仅使得听者慢下脚步,调试身心,也为凝重的古建筑增加了灵动的美感。

 

▪ 第四,铃声警醒修行人

铃声亦如钟声,也有警醒世间名利客、督促修行人警惕烦恼之意。宋代的如净法师有首著名的《风铃偈》:“浑身似口挂虚空,不论东西南北风。一律为他说般若,叮咚叮咚叮叮咚。”正是用风铃声寓意佛教里的般若智慧——苦、空、无常、无我。

 

 

近距离赏铃,千佛和平塔

 

成都文殊院自清朝重建后,其壮丽的古建筑群未曾有过大改。中轴线上的钟楼、鼓楼、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及文殊阁等殿堂,均保持古朴的歇山式屋顶。在飞檐之下,便可瞧见精巧的鱼尾风铃。它们随风摇曳,像一群飞鱼正在遨游空林。



文殊院风铃悬挂最集中的地方,莫过于“千佛和平塔”。这座由文殊院第十七代方丈宽霖和尚主持修建于1986年的佛塔,是为回应国际和平年“捍卫和平、保障人类的未来”主题,是文殊院为祈愿世界和平而铸造的。

 

千佛和平塔高15.2米,全身铁铸,重五万四千斤。塔有十一层,铸有佛像千尊及法华经文。塔身为六角形,各角悬挂风铃一盏。塔内还藏有法器、经像、珍宝等,既适合观赏,祈福,也有学修功能。


▲文殊院千佛和平塔

 

清明时节,微风拂面

于殿前、塔下静待片刻

让浮躁的心,归于平静

愿声动千年的铃音

能寄托一份深沉的思念



留言互动

写下你的清明思念

LEAVE A MESSAGE



编辑|巍然  图片|传媒中心 网络

美编|妙能  责编|慧法


/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
以“忍辱”智慧,化解生活的烦恼
环保&禅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